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亲属和社会带来很多危害。那么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症状是什么呢?我来介绍一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临床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
据调查发现,该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普通居民高几倍。与患者的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越高。对双生子的研究预测,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比双生子高4~6倍,寄养儿童也是如此。目前遗传途径大多处于假说阶段,很多作者倾向于多基因遗传,即疾病是由几对致病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的进步,英国科学家对精神分裂症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的家族进行了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引起了精神病学家的关注。目前,对精神分裂症基因定位的研究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确认遗传倾向。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
2.内分泌因素
该病多发生在青春期前后的性成熟期,部分患者在分娩后出现急性发作。此外,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更年期更高。以上临床事实表明,内分泌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功能障碍也被许多学者怀疑为本病的病因。然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3.躯体生物因素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病毒的胎儿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比对照组高。妊娠期和围产期的并发症也增加了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丹麦精神病学家舒尔辛格(Schulsinger)对1962年以来母亲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的166名儿童进行了前瞻性调查,发现这群高危人群长大后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与窒息、子痫等出生并发症有关。随访时6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生时有一些并发症。提示在遗传负荷相似的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是否存在取决于环境因素。1957年,流感病毒A2在芬兰赫尔辛基流行。梅德尼克等人对1957年11月至1958年8月出生的年轻人(年龄26.5岁)进行了检查,发现胎儿在第4 ~ 6个月暴露于A2病毒流行,患精神分裂症的成人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作者推测,这与病毒感染影响胎儿神经发育的危险因素有关。
推荐阅读:<<<治疗精神分裂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