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减少精神刺激、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改善家庭社会环境。
1。药物治疗
初期复发急性期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300-400mg/天,奋乃静30-60mg/天,或氯氮平300-400mg/天。一般来说,服药后4-6周内精神症状可以得到控制。经验表明,增加药物剂量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症状得到控制后,应继续药物治疗一个月左右,巩固疗效。在上述基础上,患者应接受不少于两年的小剂量维持治疗,以保持良好的恢复。
2。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国内外的调查数据显示,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庭中的关系动机密切相关,甚至是部分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比如两个互不往来的父亲和母亲,生活在一个依然存在的空间里,可能会导致心理发展过程中人格分裂。在实际的临床病例中,国内也有类似的典型病例。
一对大学老师,因为面子,在感情破裂后没有宣布离婚。20人采用内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仍然和父母住在a & ldquo家庭& rdquo但事实上,父亲和母亲在心理上并没有太多紧密的联系。这个在十四岁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参与诊断的医生认为是家庭动机导致的,而不是其他因素!
家庭成员对患者的不正确态度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都会加重或复发精神分裂症,其预后与家庭护理密切相关。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社会技能培训,改善患者家属与周围环境的人际关系,可显著降低其复发率。
许多神经科学家不认为精神分裂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或家庭治疗来解决。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心理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概念逐渐开始出现。例如,大多数精神病医生开始相信心理咨询和治疗对精神病人有帮助。尤其是在那个时期。甚至有些精神科门诊医生会主动邀请其他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以广州为例。广州著名心理咨询师韦志中、于东辉将在年度会诊病例中接诊部分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治疗或团体治疗,帮助患者根除疾病根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了行业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