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病句,错别字,甚至误用标点都很别扭,不改正就难受?这是一种针对写作错误的强迫行为。那么,是什么让人在文字上有“洁癖”呢?
宾夕法尼亚的临床心理学家宝琳·沃林认为,压力和压力是主要原因。着急的妈妈准备送孩子上学,但是其中一个找不到作业本,这个时候很容易生气。当人处于焦虑状态时,对挫折的容忍度会降低,自然会抠鼻子,在不规则的话语中挑刺。
另一方面,沃林认为拼写有固定明确的规则,可以给人信心,暂时增强控制感。而且,找错人的潜台词是“看,我比你强”。这是“战胜”别人而取得的“胜利”,是自己实力的证明。在当今社会经济不景气和高失业风险的环境下,它更是灵魂的“镇痛剂”。